振实密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M,使用振实密度仪测试试样的振实密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M,使用振实密度仪测试试样的振实密度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5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振实密度
粉末压实密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L,使用粉末压实密度仪测试试样的压实密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L,使用粉末压实密度仪测试试样的压实密度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3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压实密度
磁性物质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K,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铁、钴、铬、镍、锌的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K,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铁、钴、铬、镍、锌的含量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60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铁、钴、铬、镍、锌含量
硫含量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J,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硫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J,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硫含量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1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硫含量
阴离子的测定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I,使用离子色谱仪测试试样中F-、CI-、SO42-、NO3-、Br-等阴离子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I,使用离子色谱仪测试试样中F-、CI-、SO42-、NO3-、Br-等阴离子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1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F-、CI-、SO42-、NO3-、Br-阴离子含量
微量金属元素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H,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的铁、钠、铬、铜、镍、铝、钼、钴、锌等微量金属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H,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的铁、钠、铬、铜、镍、铝、钼、钴、锌等微量金属含量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1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微量金属原始含量
首次库仑效率及首次放电比容量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G,使用电池测试仪测试试样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电比容量,得到首次放电比容量和首次库仑效率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G,使用电池测试仪测试试样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电比容量,得到首次放电比容量和首次库仑效率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12g以上;3、样品需过350目筛。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包含扣电组装
首次放电比容量
首次库仑效率
石墨取向性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F,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取向性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F,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取向性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24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石墨取向性
层间距d002和石墨化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E,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晶面层间距d002,得到层间距d002和石墨化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E,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晶面层间距d002,得到层间距d002和石墨化度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1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层间距d002
石墨化度
真密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D,使用真密度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真密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D,使用真密度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真密度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5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真密度
pH值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C,使用pH计测试样品的pH值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C,使用pH计测试样品的pH值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10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2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
水分含量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B,使用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测试样品的水分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B,使用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测试样品的水分含量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2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水分含量
粒度分布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A,使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粒度,得到D10、D50、D90、Dmax等数据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A,使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粒度,得到D10、D50、D90、Dmax等数据
送样要求
1、样品干燥,稳定,不易挥发,无毒;2、建议送样2g以上。
交付标准
报告结果
D10、D50、D90、Dmax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