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机构-海怀检测
服务热线 18537125967

石墨类负极材料测试GB/T 24533-2019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进行粒度分布、水分含量、pH值、固定碳含量、比表面积、真密度、层间距 d002 和石墨化度、石墨取向性、首次库伦效率、首次放电比容量、微量金属元素、F-、CI-、SO42-、NO3-、Br-离子指标、硫含量、磁性物质、粉末压实密度、振实密度、有机物含量、限用物质含量等测试。

方案概览
方案
简介
检测仪器
适用材料
详情
振实密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M,使用振实密度仪测试试样的振实密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粉末压实密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L,使用粉末压实密度仪测试试样的压实密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磁性物质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K,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铁、钴、铬、镍、锌的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硫含量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J,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硫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阴离子的测定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I,使用离子色谱仪测试试样中F-、CI-、SO42-、NO3-、Br-等阴离子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微量金属元素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H,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试试样中的铁、钠、铬、铜、镍、铝、钼、钴、锌等微量金属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首次库仑效率及首次放电比容量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G,使用电池测试仪测试试样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电比容量,得到首次放电比容量和首次库仑效率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石墨取向性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F,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取向性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层间距d002和石墨化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E,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样品的晶面层间距d002,得到层间距d002和石墨化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真密度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D,使用真密度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真密度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pH值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C,使用pH计测试样品的pH值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水分含量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B,使用卡尔·费休库仑滴定仪测试样品的水分含量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
粒度分布
参考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附录A,使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粒度,得到D10、D50、D90、Dmax等数据
参考标准
锂电池(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