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纽扣电池基本结构与材料
1. 典型结构(以锂锰电池CR2032为例)
正极:二氧化锰(MnO₂)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涂层。
负极:锂金属片(Li)。
隔膜: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多孔膜。
电解液:含锂盐(如LiClO₄)的有机溶剂(EC+DMC)。
外壳:不锈钢壳体(正极壳+负极盖),密封圈(尼龙或聚丙烯)。
2. 材料清单
二、组装工艺流程
1. 正极制备
混料:将MnO₂、导电炭黑、PTFE粘结剂按比例(如90:5:5)混合。
涂布:均匀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上,烘干后裁切成圆片(直径与电池匹配)。
2. 负极制备
锂片冲压:将锂金属箔冲压成圆片,表面清洁(去除氧化层)。
3. 叠片与封装
层叠顺序:正极壳→正极片→隔膜→锂片→弹簧片(可选)→负极盖。
注液:在干燥房(露点<-40℃)中注入电解液(约0.1~0.3mL)。
密封:通过机械压合或激光焊接密封外壳,确保气密性。
4. 关键工艺控制点
湿度控制:组装环境湿度需<1%RH,防止锂与水反应。
压力控制:封装压力通常为5~10MPa,避免隔膜破裂或接触不良。
三、性能测试项目与方法
1. 基本电性能测试
开路电压(OCV):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池电压(CR2032标称电压3.0V,实际范围2.8~3.3V)。
内阻测试:
交流阻抗法(1kHz下内阻应<10Ω)。
容量测试:
恒流放电(如0.2C至2.0V截止),计算实际容量(CR2032标称容量220mAh)。
2. 安全性与可靠性测试
短路测试:
正负极短接24小时,要求无起火、爆炸,温度<150℃。
高温存储:
85℃环境下存储7天,容量衰减率≤5%。
跌落测试:
1米高度自由跌落至混凝土地面,外壳无破裂、漏液。
3. 环境适应性测试
低温性能:
-20℃下以0.1C放电,容量≥标称值的70%。
湿热循环:
40℃/95%RH条件下循环48小时,电压恢复率≥95%。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五、设备与工具推荐
组装设备:
手套箱(惰性气体保护)、精密冲压机、自动注液机、激光封口机。
测试仪器:
电池测试系统(如新威BTS-5V10mA)、内阻测试仪(HIOKI BT3564)、高低温试验箱。
六、质量控制标准
外观检测:无划痕、锈蚀,尺寸符合公差(如CR2032直径20mm±0.2mm)。
电性能一致性:同一批次电池容量偏差≤5%,电压偏差≤±0.05V。
安全认证:通过UN38.3(航空运输)、IEC 60086(国际标准)等认证。
七、环保与安全注意事项
锂金属处理:
操作时佩戴防腐蚀手套,废料浸泡在矿物油中防止自燃。
电解液处理:
使用密闭容器储存,废弃电解液按危险废物处置。
生产环境:
配备防爆通风系统,避免有机溶剂蒸气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