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机构-海怀检测
服务热线 18537125967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锂电池热失控气体检测方法

更新时间:2025-09-29 阅读数量:392

  锂电池热失控时释放的气体(如H₂、CO、CO₂、CH₄等)是早期预警的关键指标,检测方法需结合产气机理与实时性需求,主要分为‌实验室分析‌和‌在线监测‌两类:

  1. ‌实验室分析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通过热失控后收集气体样本,定量分析CO、CO₂、H₂等组分,精度达ppm级,适用于机理研究‌。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实时检测HF、SO₂等腐蚀性气体,覆盖300余种化合物,但需配合高温采样系统‌。

  ‌激光拉曼光谱‌:在线分析热失控过程中气体浓度变化(如LFP电池CO₂峰值达5000ppm),响应时间<1。

  2. ‌在线监测技术‌

  ‌多气体传感器阵列‌: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O(0-1000ppm)、H₂(0-4%),响应时间<30秒,适用于电池包内早期预警‌。

  ‌催化燃烧传感器‌:监测CH₄、C₂H₄等可燃气体,需防爆设计(符合GB 3836标准)‌。

  ‌压力-温度联动检测‌:当电池内部压力骤升(>1MPa)或温升速率>10℃/s时触发报警‌。

  3. ‌煤矿等特殊场景应用‌

  ‌防爆型气体检测仪‌:需通过GB 3836认证(如Ex dbⅠ Mb),优先选择H₂/CO复合传感器,避免甲烷干扰‌。

  ‌绝热测试舱‌:模拟井下环境(如11.6kPa低气压),同步监测产气速率(z大118L/s)与爆炸风险‌。

  4. ‌标准与测试流程‌

  ‌UL 9540A‌:要求记录热失控产气量(如590L/次)、压力曲线(192kPa峰值)及气体爆炸极限‌。

  ‌GB/T 36276‌:规定绝热温升测试中需同步分析气体成分(如NCM电池热失控后H₂占比>40%)‌。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