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帽内阻检测是电池生产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主要针对极柱焊接质量、接触电阻等参数进行精准测量。下面是综合检测方案及设备选型建议:
一、核心检测技术
多通道同步检测
采用专利设计的装载机构,通过复位弹簧传递夹紧力,实现多块电池帽同步检测(单次检测容量≥8个)
检测响应时间≤0.3秒,支持圆柱/方形电池帽兼容检测
动态接触电阻补偿
集成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探针接触力,消除因接触不良导致的测量误差(精度±0.1μΩ)
专利转接机构实现测试设备与电池帽的快速电性连接(换型时间<5秒)
二、典型设备方案
输送带+机械手联动系统,实现电池帽自动上料-检测-分拣全流程(不良品剔除率99.8%)
内阻检测组件支持AC/DC双模式测量,覆盖1μΩ-100mΩ量程
新能源方案
转接机构与转运组件协同,支持多工位并行检测(检测效率提升300%)
配备温度补偿模块,消除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行业应用案例
某动力电池厂商采用亚特能装载机构后,单线检测产能从2000pcs/h提升至8000pcs/h
方形铝壳电池帽检测方案可识别极柱虚焊、镀层脱落等12类缺陷
四、标准符合性
检测设备需满足GB/T 31467.3-2015对动力电池内阻测试的精度要求(误差≤±2%),建议优先选择具备CNAS认证的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