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箱体的气密性检测是确保电池安全性和防水性能的关键环节,需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下面是主流检测方法及操作要点:
一、压力衰减法(主流方法)
操作流程
封堵所有接口(如高压插件、防爆阀等),形成密闭空间。
充入干燥压缩空气至设计压力(通常10~30kPa),稳压5分钟后监测压力变化。
若5分钟内压降超过2kPa(如某案例中3分钟下降5kPa),则判定泄漏。
适用场景
生产线快速检测,适合大批量电池包筛查。
二、氦质谱检漏法(高精度检测)
操作流程
将电池包置于真空箱内,抽至10⁻³~10⁻⁵Pa真空度。
充入氦气后,用探头扫描接缝、接口等部位,检测氦离子泄漏量。
可检测微米级泄漏(如泄漏速率5×10⁻⁷Pa·m³/s)。
适用场景
实验室或高端电池研发,用于定位微小泄漏点。
三、气泡检测法(直观定位)
操作流程
将电池包浸入水槽,通入5~10kPa低压空气。
观察气泡产生位置(如接缝处连续气泡)判断泄漏点。
适用场景
维修场景或临时检测,适合肉眼可见的较大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