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Pouch Cell)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主流封装形式,具有能量密度高、形状灵活、轻量化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其测试需涵盖电化学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个维度,以确保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软包电池测试的核心内容及方法:
一、基础电化学性能测试
1. 容量测试
目的:测定电池的实际容量(单位:mAh或Ah)。
步骤:
恒流恒压(CC-CV)充电至满电状态(如4.2V);
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如3.0V),记录放电容量;
重复3次取平均值。
仪器:充放电测试仪(如Arbin、Neware)。
2. 内阻测试
方法:
交流内阻(AC-IR):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或1kHz交流信号测量。
直流内阻(DC-IR):根据电压骤降法(如1C脉冲放电前后的电压差计算)。
意义:反映电池功率性能及老化程度。
3. 倍率性能测试
步骤:
分别以0.2C、0.5C、1C、2C等倍率充放电,记录容量保持率;
分析高倍率下的容量衰减和温升情况。
二、循环寿命与老化测试
1. 循环寿命测试
条件:
充放电倍率(如1C充/1C放);
温度(25℃或高温45℃);
充放电截止条件(如100% DOD或80% DOD)。
终止标准:容量衰减至初始容量的80%。
数据记录:每50~100次循环测试容量和内阻。
2. 日历寿命测试
方法:
电池长期存储于特定荷电状态(SOC)和温度下,定期测试容量和内阻;
用于评估电池在静置状态下的老化速率。
三、安全性测试
1. 机械滥用测试
针刺测试:
用钢针穿透电池,观察是否起火、爆炸(参考标准:GB/T 31485)。
挤压测试:
施加特定压力(如13kN)模拟电池受挤压场景。
2. 热滥用测试
热冲击测试:
将电池置于高温箱(如130℃)中保持30分钟,观察热失控行为。
过温充放电:
在高温(如60℃)下进行充放电,评估电池热稳定性。
3. 电滥用测试
过充/过放测试:
充电至1.5倍额定电压或放电至0V,检测保护电路是否有效。
短路测试:
外部短路(<5mΩ)模拟电池正负极直接导通,记录温升和冒烟情况。
四、环境适应性测试
1. 高低温性能测试
低温放电:
-20℃下以0.2C放电,评估容量保持率。
高温存储:
60℃存储7天,测试容量恢复率和内阻变化。
2. 湿热循环测试
条件:
温度循环(-40℃→85℃,湿度85%);
模拟极端气候对电池密封性和性能的影响。
五、特殊性能测试
1. 自放电率测试
方法:
满电静置28天,测量容量损失;
计算月自放电率(%)。
2. 膨胀力测试
目的:监测电池循环过程中因产气或SEI生长导致的厚度变化。
仪器:压力传感器或激光测厚仪。
3. 析锂检测
方法:
拆解电池观察负极锂枝晶;
无损检测:通过微分容量分析(dQ/dV)或低温充电异常判断。
六、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环境控制:
温湿度稳定(如25±2℃,湿度<30%);
避免测试过程中振动或电磁干扰。
安全防护:
测试箱体需防爆设计;
操作人员穿戴防火服、护目镜;
配备灭火装置(如沙箱、CO₂灭火器)。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电压、电流、温度、时间等参数;
使用软件(如EC-Lab、BTS)进行数据拟合和老化模型分析。
七、测试标准参考
国际标准:
IEC 62133(安全性)、UN 38.3(运输安全)、UL 1642(锂电安全)。
国内标准:
GB/T 31484/31485/31486(电动汽车用电池标准)。
八、测试结果应用
研发优化:通过循环寿命数据改进电极材料或电解液配方;
质量控制:筛选批次电池的一致性(容量、内阻、自放电);
安全认证:满足法规要求,获取市场准入资格(如CE、UN认证)。